close


德國的貨幣統一政策,讓西德馬克打垮了東德企業。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新頭殼newtalk 2010.10.1 洪聖斐/專題報導

  西德在統一前夕簽定了兩個條約:1990年5月18日簽定「國家條約」。東西德統一後,德國聯邦政府的德東重建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家條約」提供的基本架構。然而「國家條約」是統一前夕東西德政府間,在倉促間所簽定的條約。由於未經詳加審議、諮商,許多問題在執行後紛紛出現。

  對於如何挽救東德的經濟,穩定東德民心,減緩東德人士大量流向西德的壓力,各方意見不同。當時西德在野的社民黨主張以「條約共同體」作為兩德合組邦聯的基礎,並增設貨幣共同體,以西德馬克來支撐東德的經濟,以避免東德的經濟崩潰。起初柯爾政府對此有所保留,但在1990年2月6日,柯爾總理本人卻在未與內閣商議前,突然向媒體表示即將採用相關政策,並且於翌日的內閣會議做出決議,建議東德及時展開有關貨幣聯盟的談判。

  柯爾總理改弦易轍,可能與當時國內外情勢發展有關。按,東德跨黨派的「圓桌會議」甫於1月28日決議要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民主選舉提前到3月18日舉辦。西德各政黨紛紛介入拉抬東德友黨聲勢,柯爾總理本人便是最積極投入者之一。

  在宣佈貨幣聯盟的前一天(2月5日),柯爾才剛剛大力促成東德基督民主聯盟、德意志社會聯盟與「民主覺醒」組成「德國聯盟(Allianz für Deutschland)」。而此際東德群眾示威的訴求又已發展成「如果西德馬克不來,我們就過去。」柯爾總理借用了反對黨的論點,替他所扶持的「德國聯盟」打贏選戰,使東西德統一成為必然的趨勢。

  東德基督民主聯盟主席德麥齊爾於4月12日組閣後,隨即於4月24日與西德總理柯爾晤談,針對兩德之間的經濟與貨幣聯盟議題進行討論。主題圍繞在柯爾於東德大選期間有關東西德馬克一比一兌換的承諾。

  磋商的結果,允許十四歲以下的少年及兒童兌換二千馬克,十五歲至五十九歲者兌換四千馬克,超過六十歲以上者可以兌換六千馬克,超過這個金額者以二比一兌換之。此外,東德國營事業的私有化,以及西德各邦與德東各邦之間的「財政調整」也是討論的重點。

  5月18日,兩德正式簽署「建立貨幣、經濟暨社會聯盟國家條約」。根據本條約規定,東德將引進社會市場經濟(Soziale Marktwirtschaft),其特色為私有財產、自由競爭、自由價格與勞力、資本、貨品與勞務自由流通等。締約雙方自1990年7月1日起,成為單一貨幣區,以西德馬克為共同貨幣。除此之外,東德也當學習西德的社會體制。此期間西德應負擔東德社會改造的經費。

  貨幣共同體的概念雖然出自西德的社會民主黨,但在談判的過程中,社民黨被排斥在外。因此,當時的社民黨黨魁拉豐丹(Oskar Lafontaine)曾多次提出警告,認為「國家條約」長久以往將會削弱東德的經濟實力。當時西德的經濟學家也大多持反對意見,認為這個條約將會使東德無法承受市場經濟的壓力而崩潰。甚至德國聯邦銀行總裁普約爾(Karl-Otto Phöl)一開始也採反對意見。

  東德方面,莫德洛政府主管財經政策的部長會議副主席盧夫特(Christa Luft),認為此條約將使東德失去貨幣政策的主權,而根本反對。東德「圓桌會議」許多黨派(如「即刻民主(Demokratie Jetzt)」)也深恐東德會因此失去自主權。然而,柯爾不理會西德境內的反對意見,而東德反對的黨派又在3月份選舉中失勢,無法與柯爾周旋,最後本案還是依柯爾的計畫通過。

  7月1日,該條約生效,東馬克退出流通領域,西馬克進入東德並作爲其惟一合法的支付手段。這意味著兩德走向經濟統一,東德開始接受西德的經濟模式。

  「國家條約」的附件二規定,「建立貨幣、經濟與社會聯盟之前,東德必須引進西德有關法規,使之成為東德有效法令。引進法規時,其規定之行政命令、規則亦包含在內。雙方應共同商定東德法規何者應予廢止或繼續施行。」甚至規定東德必須引進26種西德法規,其中有些「必須全盤接受」。此條約高於東德法律,以致於有論者以為,從1990年7月1日該條約生效起,至1990年10月3日東德滅亡為止,「國家條約」實質上等同於東德憲法。


貨幣聯盟造成嚴重衝擊

  1990年7月1日起,隨著「國家條約」的生效,東德引進西德馬克為法定通貨,貨品以西德馬克計價。東德企業一夕之間,進入全球化的競爭市場。

  根據「國家條約」第十條的規定,東德馬克與西德馬克之間的匯率,在東德之薪資、薪水、獎學金、退休金、租金,以及其他週期性收付款等項目採1比1兌換,一般債務債權採2比1兌換,存款則依據年齡而有不同的兌換率:14歲以下可以用1比1的匯率兌換二千西德馬克、15歲以上59歲以下可以兌換四千西德馬克、60歲以上可以兌換六千西德馬克,超過此數則以2比1兌換。

  根據統計,東西德馬克平均是以1.8比1的匯率兌換。這個匯率高估了東德馬克的價值。東西德馬克原本無官方匯率。東德政府原始的構想與西德社民黨的原始建議都是5個東德馬克換1個西德馬克。而當時黑市的行情則要7個東德馬克才能換1個西德馬克。東德馬克被高估了三到四倍,東德的企業因此喪失競爭力。

  東德貨品以西德馬克計價,使東德企業必須與西德企業和國際企業競爭。由於東歐集團採取計畫經濟,東德企業直到東西德統一前夕,生產與交易都受到東歐國家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 CMEA)與東德政府的規範。

  東德的出口商品中,有60%左右是賣給經互會裡面的東歐國家,其中一半賣給蘇聯。據估計,東德約有九十萬到一百萬的工作人員與經互會貿易有關,其中有一半是與對蘇聯貿易有關。在東歐集團的經互會體制下,東歐各國的基本上是以物易物。再加上冷戰初期,西方國家對東歐陣營採取限運政策,並於1949年成立「多邊輸出管制協調委員會(COCOM)」,嚴格的控管對共產集團的出口,東西兩大陣營之間的貿易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因此,東歐各國都缺乏強勢貨幣作為外貿存底。

  東西德貨幣統一後,東德貨品因以西德馬克計價的緣故,價格突然飆漲,又只能以強勢貨幣交易,原有的買主如蘇聯、波蘭與捷克等國的廠商,無力再向東德企業承購產品。且經互會於不久後也隨著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各國共黨政權的垮台而在1991年6月28日解散。東歐各國之間更無法進行貿易,外幣更加欠缺,也就更無法與東德企業來往。

  而東德民眾擁有西德馬克後,也不願意購買品質比不上西方製品的東歐集團製品,東德從東歐的進口量銳減(1990年第三季比第二季少了60億馬克),也使東歐國家沒有能力與東德交易。1990年第四季起,德東出口急遽下降,1991年出口量比1990年少25.2%。

  東德企業不僅因為貨幣聯盟而失去對東歐與蘇聯的外銷市場,也因此失去本身境內的內需市場。1990年7月1日起,隨著西德馬克的優惠兌換,西德商品也跟著被陳列在東德的商店中。東德民眾擁有西德馬克之後,大量消費西德貨品,東德貨品乃宣告滯銷。

  東德農民很快就發現他們的產品賣不出去。東德民眾也發現,以同樣的金額可以購買西德製或其他西方國家所製造的產品,品質往往比東德製品好,而且不用等待,隨時有現貨供應。除了東西德產品品質差異頗大之外,東德群眾長久受到西德電視台廣告的影響,現在終於可以購買,也是主要的原因。

  東西德馬克的兌換,除了造成東德商品喪失市場外,另一個重大衝擊在於薪資的調整。由於薪資與退休金採1東德馬克兌換1西德馬克,東德企業的負擔在一夕之間倍增。更嚴重的是,東西德統一之後所出現的薪資調漲,使東部的企業愈發難以負擔。

  1990年全德大選迫近時,柯爾政府提出五年內德東薪資水準跟上德西的保證。從「國家條約」生效(1990年7月),到東西德統一之際(1990年10月),東部的薪資已從西部薪資的30%上漲到38%;1991年初,上漲到50%;1992年底已經到了65%。從國際上來比較,德東的薪資比鄰近的捷克與斯洛伐克的薪資貴10倍,對於外資與西德資金缺乏吸引力。

  戰後的西德,薪資的調整問題是由整個產業界的資方代表與工會代表議價而達成妥協的。統一之後,這套遊戲規則也被搬到德東來。在聯邦政府的私有化政策與貨幣聯盟的衝擊之下,德東的工業化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舊有大型企業被解組成許多中小型企業,其相當部分產業甚至必須停止運作。

  整個產業界的紛亂,導致德東欠缺有資源又有效率的業界代表,足以與工會抗衡議價。其結果,1991年勞資雙方協議的結果,雖然勞動的效率不高,薪資卻必須大幅成長。其結果當然反應到德東產品的成本上,削弱德東產業界的競爭力。這樣的勞資結構,降低了許多投資者對於到德東經營中小企業的意願。其結果,德東的投資條件變得極差。

  貨幣的過份高估與薪資不合理的調整,導致德東的產能受到很大的傷害。關於「國家條約」簽定前東西德產值的比例,德意志銀行評估為50%,OECD評估為33%,事後發現東部的農業產值約為西部的50%,但機械業和交通業則只有20%。1992年夏季(東西德統一後未滿兩年),東部的產值已經折損了將近三分之二。即使在1928年到1933年的大蕭條期間,也從來沒有這麼嚴重過。

  德國聯邦政府面對各方的批評與責難,主要是以西德1960年代經濟奇蹟的成功經驗來自我辯護:歐哈德(Ludwig Erhard)於1948年於西方佔領區進行過貨幣改革,奠定了日後經濟奇蹟的基礎。然而批評者指出,東西德統一後的德東重建與當年西德從廢墟中重建有本質上的不同。西德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指出,當年歐哈德所主導的貨幣改革是逐步進行的,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再者,當年西德人士無論資方或勞方,都是在廢墟中面對同樣的困難條件;而德東重建時,德西的競爭者卻比德東企業具有優勢。

  前東德莫德洛政府的部長會議副主席盧夫特則指出,1948年的西方佔領區,基本上還是私有制,可以與戰前德國的經濟結構接軌的;而1990年的東德,卻是社會主義體制,必須經過徹底改革。再者,1948年許多高素質的勞動人口回流到西方佔領區;1990年的東德,卻面對技術人才嚴重流失到西德的問題。

  對德東人士而言,倒不是各方面的批評內容如何,而是東西德統一後經過柯爾和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兩任總理的任期,乃至如今梅克爾總理(Angela Merkel)上任後,當年柯爾總理所承諾的第二次德國經濟奇蹟都還沒有發生,以經濟奇蹟來合理化貨幣改革所帶來的「陣痛」,顯然難以成立。

  貨幣聯盟當然不是沒有優點。其最主要的優點,是帶給德東穩定的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的壓力。直到東西德統一前夕,西德馬克作為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之一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引進西德馬克,使德東擁有其他東歐及獨立國協國家所沒有的幣值穩定與信用,而其他東歐和獨立國協國家的貨幣,卻還要經過許多年,才逐漸穩定下來。

  如果沒有西德馬克的支撐,以當年東德的財政狀況,恐怕難以維持金融穩定。事實上,前東德莫德洛政府與西德社會民主黨都期待,能夠先建立東西德馬克的兌換機制。他們的主張與柯爾政府政策之間的差異,在於東西德馬克的匯率與實行的速度。

  一言以蔽之,貨幣聯盟的影響非常的深遠,一方面帶給德東貨幣穩定的優勢,在另一方面,卻也對德東的經濟與社會造成了許多嚴重的衝擊。

來自:新頭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rld News 的頭像
    World News

    World News

    World 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