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6年多來首次干預外匯市場,令日元兌美元匯率應聲而落,但卻招致了歐洲對日本單獨行動的批評。 


由於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決定向市場注入日元,用於買進美元,這將增加總體流動性,週三的單方面乾預也標誌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鬆。 


干預行動收到了預期效果,美元兌日元匯率上升3日元。 此番干預旨在支持日本經濟從戰後最嚴重的衰退中逐漸復蘇。


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表示,由於日本經濟狀況不佳且長期通縮,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在執政黨黨魁爭奪戰中獲勝後日元急劇升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但此舉有可能擾亂發達經濟體敦促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的努力。 美國國會本週將舉行聽證會,考慮對中國進口商品採取懲罰性措施,或試圖讓世貿組織(WTO)宣布中國的外匯管制非法。

由歐元區16國財長組成的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對此決定表示不滿,他表示:“單邊行動不適於解決全球失衡問題。”

拋售日元的時機和規模,令許多市場參與者頗為吃驚。 他們原本認為在菅直人領導下,政府進行干預的可能性要低於其黨內競爭對手小澤一郎(Ichiro Ozawa)領導下的情形。 在干預行動中,日元兌美元匯率數小時內便從82.88日元的15年高點跌至85.52日元。 由於投資者紛紛邁進出口商類股,日經225指數漲逾2%。

包括電子企業索尼(Sony)和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在內的主要出口企業以及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遊說團體經團聯(Keidanren)都對此舉表示讚揚。 不過,一些中小型製造企業批評政府行動過於遲緩,而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此舉將會影響推動中國提高匯率靈活度的努力。


來自:FT中文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 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