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張佳華盛頓報道


中國的稀土是日本在釣魚台島爭議上讓步的原因之一。在此同時,美國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都出現了有關確保稀土供應的議案,其中參議院即將在下周舉行聽證會,可見稀土的戰略價值愈來愈受重視。


  五位眾議員已經於本月22日聯名提出第6160號議案,送請眾議院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審議。這項議案的名稱是「2010稀土及關鍵礦物再生法案」。依據這項議案,美國政府應發展稀土礦物計劃,並修正1980年制定的國家礦物政策。


  眾議院提案的內容包括: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供應體系,以符合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民生需求、工業生產等所需。使用先進科技以有效探測、開發、及恢復稀土礦業;並改善各種提取、處理、使用、回收再使用的技術。同時應研究是否可以減少稀土的使用量,或尋找可有替代的物質。能源部應鼓勵跨領域的研究,並結合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以擴大研究成果。應尋求國際合作,尤其是歐盟國家,以互惠的方式,分享研究成果。


  提案指出,國家出資設立稀土之研究暨發展信息中心,並藉以協助美國各地的科學家、工程師充分而有效的運用相關信息。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有關稀土的研討會。法案開始施行後,180天以內,能源部應提出具體方案,向國會相關委員會說明。美國政府應盡最大可能鼓勵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以達到最高成效。法案施行四年後,能源部與國家科學院訂約,評估各項工作的實施成效,並向國會及公眾說明,以昭公信。


  參議院第3521號的提案,名稱為「稀土供應之技術及資源轉型法案」,訂下周四在能源暨自然資源委員會舉行聽證會。這項議案的目的在於「重建美國國內的稀土生產及供應業」。案由指出,舉凡乾淨能源科技、汽車電瓶、電動馬達、高效能燈泡、太陽能電池、風力渦輪等,都需要稀土。如果有效運用,可以使美國滅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也減少溫室效應。


  提案說,多種現代化的軍備需要稀土,例如雷達、聲納、精準武器、巡弋導彈、激光等,「沒有稀土,根本無法生產」。


  此外,發電、水處理、煉油、合金等工業,以及通訊、醫療、農業等部門,稀土也都有一定的角色。提案指出,美國的稀土蘊藏量佔全球15%以上,但是幾乎100%仰賴進口。另一方面,全世界稀土產量的97%來自中國。相形之下,美國應該急起直追。

 

 

 

來自:星島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ld 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